深圳的核心城区 福田中心区
据新京报网消息:《比较》杂志社研究部主管陈永伟透露,从本月开始,深圳、雄安、成都、苏州的部分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补贴将通过数字货币发放
2019年4月14日,一张央行数字货币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的内测截图开始在朋友圈刷屏。与截图同时出现的,还有一则消息:DC/EP将首先在深圳、雄安、成都、苏州四个试点城市进行测试,从本月开始,上述城市的部分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补贴将通过DC/EP发放
福田的市场经济发达 商事主体海量集聚
数字货币来了?将在深圳试点?会否取代微信支付宝?
央行回应!
近日,有几张央行数字货币、在农行账户内测的照片、在网络流传开
▲网传央行数字货币在农行账户内测的照片
▲从网上流出的农行数字货币钱包截图看,其显示的主要功能与银行电子账户日常支付与管理功能基本相似,如农行数字货币钱包首页中,有“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碰一碰”四大常用功能。
而且有消息称、苏州市相城区各区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资通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代发的工作人员、2020年将在4月份完成央行数字货币(DC/EP)、数字钱包的安装工作、2020年5月,工资中交通补贴的50%、将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
数字货币,真的要来了?!
2020年4月17日晚间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就央行数字货币内测一事作出最新回应:当前网传信息为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测试内容,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
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在稳妥推进,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
数字人民币目前的封闭测试不会影响上市机构商业运行,也不会对测试环境之外的人民币发行流通体系、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带来影响
那到底什么是数字货币?为什么要发行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和支付宝、微信支付有什么区别?现金会被全部替代吗?数字货币会对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通通在这里!▼▼▼
央行数字货币究竟是什么,相信不少人还是一头雾水。
央行数字货币就是指中央发行的数字货币,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与法定货币等值。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还跟别的央行数字货币不太一样,它的英文简称叫做“DC/EP”。其中:
DC=digital currency 数字货币
EP=electronic payment 电子支付
此前,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对其进行了清晰定义,即“其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数字化形态”,“是具有价值特征的数字支付工具”
定位上,DC/EP是M0替代,而不是M1、M2
M0:一般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
M1 :一般包括 M0 + 各单位的活期存款
M2:包括 M1 + 居民储蓄存款 + 单位定期存款 + 单位其他存款 +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具体来看,央行数字货币不计付利息,可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使用时应遵守现行的所有关于现钞管理和反洗钱、反恐融资等规定,对央行数字货币大额及可疑交易向人民银行报告
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币,具有法偿性,也就是说,不能拒绝接受数字货币。从法权性讲,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
央行数字货币采取的是双层运营体系,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为什么要发行数字货币?
首先,现有的M0(纸钞和硬币)容易匿名伪造,存在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风险,而如果用DCEP代替纸钞和硬币,虽然仍然存在上述风险,但监管难度相对纸钞和硬币有所下降
其次,移动支付越来越普遍,现金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
第三,纸钞和硬币的发行、印制、回笼、储藏、防伪等各个环节成本非常高,用DCEP可降低这部分成本
第四,满足公众一些正常的匿名支付需求
最后,有利于重塑贸易清结算体系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央行人士表示,数字货币不会取代微信支付或支付宝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究员董希淼表示
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只是一种支付方式,它们的效力不同
具体来说,机构或个人不接受支付宝或微信付款,在法律上没有问题。但拒绝用户使用现金或数字货币付款就是违法的
另外,法定货币的背后是国家信用,银行卡支付的背后是商业银行信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背后则是互联网企业信用。这三者属于不同的层次,国家信用大于商业银行信用大于互联网企业信用
从用户视角看,央行数字货币使用范围更广,具有无限法偿性、强制性,而其他支付手段并没有这个功能。相比非银行支付方式,央行数字货币安全性更高、使用范围更广,而且不用绑定银行账户
会冲击支付宝和微信吗?
有人分析称,央行数字货币将冲击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地位;也有人认为,支付宝和微信的使用场景已经很丰富,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或许不会带来太多惊喜。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董希淼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对于支付宝或微信不存在冲击与否的问题。数字货币的效力完全不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能够相提并论的
数字货币正式推出后,必须要使用,但是微信和支付宝可以不用。也许会出现一种可能——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的人越来越多,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人越来越少
不过,用户实际上不太关心背后支付方式的逻辑,哪个好用、方便、安全就用哪个
会对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董希淼指出,将来,随着央行数字货币落地应用,用户的支付选择将更加丰富,也更加方便快捷。
金融科技咨询公司PANONY联合创始人毕彤彤表示,数字货币的落地不会一蹴而就,会有一个普及的过程。
但可以肯定的是,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发行及落地,将会更进一步推动中国“无现金社会”的发展进程。对民众来说,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子现金”的场景会进一步增多。而偏远地区的百姓将更会体会到央行数字货币的好处
比如政府或者机构向个人发放现金补助,过去可能存在一些人没有银行账户,或者出现贪污资金的腐败现象,但有了央行数字货币后,只要每个人下载并注册一个央行数字货币钱包,组织者直接进行投放会更便捷透明
现金会被全部替代吗?央行数字货币的落地会全部取代现金吗?
毕彤彤称,央行数字货币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完全取代纸质货币,它会作为老百姓日常消费时支付手段的一种补充。迈向“无现金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可能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才真正能实现。
数字货币会带来哪些新问题?随着数字货币时代的到来,哪些新的问题可能凸显?
董希淼表示,对整个社会来说,数字货币的落地应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同时还可以防范洗钱等非法活动
毕彤彤指出,数字货币时代的到来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社会结构和机构功能,显而易见的是,未来可能会出现印钞厂的关闭以及银行从业人员,特别是普通柜员、ATM机会进一步减少。此外,数字货币也会成为不法分子诈骗的新手段和幌子,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打着央行数字货币旗号进行诈骗的骗局,央行也多次发布了风险提示。这些都是未来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从本月开始,深圳、雄安、成都、苏州的部分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补贴将通过数字货币发放。
2020年4月14日,一张央行数字货币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的内测截图开始在朋友圈刷屏。与截图同时出现的,还有一则消息:DC/EP将首先在深圳、雄安、成都、苏州四个试点城市进行测试,从本月开始,上述城市的部分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工资、补贴将通过DC/EP发放
备受关注的DC/EP,似乎又离我们近了一步
为弥补现有货币缺陷,央行推出DC/EP
早在2014年的时候,成立了专门的数字货币研究项目组。2018年3月9日,时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会上,正式透露了央行正在研发法定数字货币的消息,以及这款法定数字货币的名称为DC/EP
那么,央行究竟为什么要花如此巨大的精力去研发DC/EP呢?最关键的原因是要弥补现有货币存在的种种缺陷。现有货币有哪些缺陷呢?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一是高成本。现有的流通货币,不仅在生产、运输、储存等环节都要耗费巨大投入,在流通中还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防伪,其成本是十分巨大的
二是“弱可追踪性”。现有的货币,一旦进入了流通,就很难进行追踪。这使得央行难有针对性地去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及时对货币的流通状况进行调节
三是“同质性”。这意味着央行的货币政策只能进行总量控制,而很难让货币政策与货币供给之间建立明确的关系
四是“实时性”。所谓实时性,指的是传统货币的交易和支付都是实时进行的。这样的后果是,央行只能在交易的实时对货币进行控制,一旦货币供给的过程结束,央行就对货币失去了控制力
以上的几个缺陷,法定数字货币都能够有效地克服,而这正是央行大力研发DC/EP的初心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应对传统货币缺陷这些根本性的动因外,央行选择在现阶段加快DC/EP的测试其实也用意颇深
一方面,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比特币、Libra等数字货币纷纷出现,这多少会对我国的金融体系产生一定的冲击,而DC/EP则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应对这一冲击
另一方面,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对企业和居民进行精准、定向的补贴将会成为政府的一大诉求。如果采用传统货币,要完成这一工作的难度很大。由于DC/EP可以克服“弱可追踪性”、“同质性”和“实时性”等问题,相关的政策就可以变得更精准、更有效
DC/EP的两个角色:数字货币和支付手段
央行前行长周小川曾在一次演讲中介绍说,DC/EP有两个角色:一是数字货币,二是支付手段,两个角色是相辅相成的
从用户体验上看,作为“支付手段”的DC/EP和我们熟悉的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其实非常类似。不过,DC/EP会加入一些新的功能,例如“碰一碰”这种非接触支付,就可以在无网络的情况下帮人们完成支付
当然,在这种表面类似的背后,DC/EP和支付宝是差异巨大的
DC/EP是货币经济学中所讲的M0,也就是流通中的现金,在地位上,它和纸币是完全一样的。而第三方支付工具中的钱则是M2。我们使用这类的第三方支付软件时,其实是先把钱转到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账户里,然后通过它们的账户来完成支付的
性质的不同,决定了DC/EP和第三方支付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同:首先,DC/EP具有法偿性,交易方必须接受。其次,第三方支付在支付过程中,所有信息都是对交易平台透明的,而DC/EP在一定条件下则可以做到匿名支付
根据现有的信息来看,至少在央行层面,将不会采用区块链技术。其原因主要还是DC/EP在定性和发行目的上与其他数字货币不同。比特币等数字货币采用区块链技术,很大一个原因是要确保分布式记账下的共识,并由此来保证其本身的货币信用
而DC/EP作为法定货币,本身有国家作为信用担保,自然无需多此一举。与此同时,目前区块链技术从效率上看还不高。以比特币为例,每一次交易都要全网验证,需要大量的时间,这显然不能适用于大规模交易的进行
在运行模式上,DC/EP很可能会在现有货币的运行架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形成“一币、两库、三中心”的结构
所谓“一币”,就是由央行担保并签名发行的代表具体金额的加密数字串。“两库”就是中央银行发行库和商业银行的银行库,此外还加上流通市场上个人或单位用户的数字货币钱包。“三中心”,就是认证中心、登记中心和大数据分析中心
在这个结构下,DC/EP所改变的将主要是货币的运输和储存,其他的运作和现有的货币并不会有太多的变化
DC/EP将带来4个层面的影响
DC/EP的发行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恐怕要从四个层面上看:用户层面、市场层面、宏观层面,以及国际层面
从用户层面上看,个人认为DC/EP带来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尽管我们在前面指出,DC/EP在性质上和支付宝、微信里的钱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两者的感受应该是差不多的
当然,它在一些细节上可能也会带来一些不同,例如可以克服某些商家拒收的情况、实现离线支付,以及更好地保证匿名等
从市场层面看,DC/EP的推出可能会对现有的支付体系和金融机构产生一定的冲击。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会引发一定程度的行业洗牌,整个行业的结构可能会因此而重构
从宏观层面上看,DC/EP的应用将可以帮助央行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借助于大数据分析,央行可以更好地追踪货币的流向和供需状况,从而可以更为精准、有效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可以预见,在疫情之下,这一点将有助于各种抗疫政策的更好执行
从国际层面上,DC/EP的推出也有助于我国更好地对抗Libra等其他数字货币对中国带来的冲击,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也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从现有信息看,DC/EP应该会首先供国内使用,因而这一效应可能在短期内难以体现。(来源:新京报网,陈永伟,《比较》杂志社研究部主管)
福田中心区图片
一文读懂 央行数字货币(DC/EP)
2019年9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央行开始计划发行数字货币
1、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币的数字化
认知要点:央行的数字货币,即DC/EP(DC,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EP,ElectronicPayment,电子支付),它是以现有双层金融运行体系为基础,替代M0的数字化支付解决方案。
*什么是“双层金融运行体系”?
就是国家发行货币到市场的流程机制:
第一层:人民银行发行法币---金融机构(国有银行/相关商业银行);
第二层:金融机构---个人/企业;
它的意义在于,保证了法币在分发、结算与监管等,流通过程中的正常运行。
*什么是“M0”?
你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为流通中的法币。
言简意赅地说,DC/EP主要针对流通中法币的数字化。
应用场景:如果你需要消费,只需在各自手机上安装DC/EP的数字钱包,相互一碰,就能完成交易,哪怕处于断网情况下亦然(就好比,你坐地铁刷卡,只要卡上有钱,无网络也可以)。
2、国家背书,中心化管理的数字货币
它和区块链数字货币区别:
1、DC/EP属于法币,国家做信任背书,中心化管理;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属于加密货币,由技术共识背书,去中心化管理。
2、DC/EP唯一法偿性,任何条件下不得拒收人民币;而区块链数字货币有多种选择,BTC、ETH、USDT等均可。
3、最高安全性,可匿名支付
它与微信/支付宝的区别:
1、结算方式不同,即支付宝/微信属于移动支付,背后由相应的商业银行做结算;而DC/EP由央行直接结算。
2、最高安全性,即商业银行存在理论上的破产风险;而DC/EP几乎不存在风险(人在塔在,你懂的)。
3、匿名属性,即移动支付为实名支付,流水可查;而DC/EP可实现匿名支付。
4、提升额度,需通过不同等级实名验证
由于DC/EP可以实现匿名支付,在理论上即存在洗钱的可能性。所以通过不同等级的实名认证(KYC),在提升支付额度的同时,也可以达成“反洗钱”的功能。
这一点,无论在微信/支付宝等移动支付,还是区块链交易充提之中均存在。
一图却懂 央行数字货币(DC/EP)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最核心意义在于:
首次以国家层面,采用区块链的内核理念从事金融支付行为的尝试。也就是说,央行希望将法币(RMB),由价格属性向价值属性的支付方式进行转变,而DC/EP则是第一步。
解读M0、M1、M2
M0,M1,M2是货币供应量的三个定义,分别表示流通中的现金,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
M0=流通中现金
M1=M0+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
M2=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在日常生活中,M0数值高证明老百姓手头宽裕、富足。衣食无忧的情况下这种可能性更高。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代表着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
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货币投放的渠道有两个,一是外汇占款投放,二是通过银行信贷投放。它们的投放增长越快M2的增速越大。
我们一般可以通过M1和M2的增长率变化来揭示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将M2的增长率和M1的增长率进行对比,有很强的分析意义。如果M1的增长率在较长时间高于M2的增长率,说明经济扩张较快,活期存款之外的其他类型资产收益较高。这样更多的人会把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提出进行投资或购买股票,大量的资金表现为可随时支付的形式,使得商品和劳务市场普遍受到价格上涨的压力。影响M1数值的原因很多,例如股票市场火暴就会影响到M1的数值变化,很多人会将定期存款和部分资产变现投放到股市,促使M1加速上扬。
反之,如果M2的增速在较长时间内较M1的增速高,则说明实体经济中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在减少,可以随时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活期存款大量转变为较高利息的定期存款,货币构成中流动性较强的部分转变为流动性较弱的部分,这无疑将影响到投资继而影响到经济增长。
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有危机风险;M1过高M2过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不足,有涨价风险。
2018年09/07 22:16 | |
2020年11/27 23:40 | |
2025年02/25 22:16 | |
2021年05/02 10:56 | |
2020年04/30 20:06 | |
2025年02/25 21:30 | |
2025年02/25 22:17 | |
2021年08/29 15:05 | |
2019年11/25 23:23 | |
2020年05/30 10:59 |
![]() | ![]() | 版权所有: | 深圳市陆壹捌捌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 ||
联系电话: | 0755-61967921 邮箱:abc@61889vip.com | ||||
通讯地址: |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金田路与福华路交汇处金中环商务大厦群楼108C ICP备案号:粤ICP备16012531号 |